上面我们比较详细地叙述这个事例,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突出的例子,说明首先把一个现存的社会行动的方式转变为一个人性的心理特征;然后,把一个被认为真实的心理的事实转变为一个价值原则——一种道德的东西。由一些具有明确的空间和时间界线的情况所提出的社会问题——而它们必须是用观察去确定的——变成了一些不涉及地点和时间条件而能够绝对确定的问题。所以它们变成了属于意见和有争论性的东西——而且由于后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最后的倾向便诉诸一种力量,把它当作最后的决定因素。
为英国学术界激进派用来论证大众政治与自由的这个人性构成论不只包含有利己的动机。它还曾正式地主张过:对得失、对别人苦乐的同情心也是人类天生禀赋部分。利己和同情,这两个组成部分,性质相反,却在一个完整的主张中坦率地结合在一起——有时还公开地把它们比作牛顿天体动力学中的向心和离心的组成部分。利己的一面为有关公共的和政治的行动的理论提供基础;同情的一面则说明个人在他们的私事中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个主张教导说:如果改革政治制度以废除特权和不公平的徇私舞弊,同情的动机就会大大扩大它的有效的和成功的活动范围,因为坏制度是人们损人利己的主要原因。